中经评论:夏粮丰收 将“中国饭碗”端稳端牢
来源: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:粒粒粮食,中国饭碗饱含农民辛勤汗水,中经也离不开好政策精准发力。评论成都市某某自动化科技专卖店夏粮丰收令人欣喜,夏粮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。丰收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,将端必须谋划长远。稳端这就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,中国饭碗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。中经 全国夏粮获得丰收!评论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,夏粮2024年,丰收全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,将端单产有所增加。稳端夏粮产量2995.6亿斤,中国饭碗成都市某某自动化科技专卖店比上年增加72.5亿斤,增长2.5%。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,夏粮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扎实基础。粮食丰收,从来都不能只靠“天公作美”,而是要“人努力,天帮忙”。在去冬今春雨雪寒潮、春季病虫害、夏季干热风、洪涝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下,夏粮交出“丰收答卷”,实属不易。 从成绩单上看,有两组数据表现“亮眼”。一是播种面积保持稳定,2024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919.6万亩,比上年增加6.8万亩,这为夏粮增产夯实底盘;二是单产有所增加,2024年全国夏粮单产375.2公斤/亩,比上年增加9.0公斤/亩,这为夏粮产量创新高做足增量。 粒粒粮食,饱含农民辛勤汗水,也离不开好政策精准发力。近年来,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,毫不松懈抓紧抓实粮食生产,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、挖掘新空间、培育新优势。比如,为稳定夏粮种植面积,国家继续加大对小麦生产的支持力度,去年秋播前就提早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,为粮农吃下“定心丸”。又如,中央财政首次提前下拨16亿元小麦“一喷三防”资金,对提高单产十分有利。 夏粮丰收令人欣喜,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。粮食安全这根弦,一刻也不能放松。夏粮只占全年粮食产量的20%多,大头还在秋粮,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%以上。当前正值秋粮生长期,进入夏季以来,我国出现了持续的“南涝北旱”现象。夏粮丰收之后如何保证秋粮生产,是接下来关注的重点。 再从中长期看,由于人多地少,我国粮食供求仍是紧平衡态势。且受到资源、环境以及育种技术研发水平等多重因素制约,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。近年来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,各国首先捂紧自己的粮袋子,保障粮食供应链稳定的难度也在加大。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,必须谋划长远。这就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,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。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。评估数据显示,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1到2个等级,粮食产能将平均提高10%到20%。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,中下等质量耕地占70%左右。因此,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,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,加快建设旱涝保收、节水高效、稳产高产、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,不断夯牢粮食产能基础。 种子是农业的“芯片”。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%以上,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%。但是新品种一般培育周期长、难度大、失败率高。因此,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,加快现代种业转型升级,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。 还要看到,农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。农民愿不愿意种粮、种多少粮,关键是看能不能赚到钱。因此,要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,让“好收成”变成“好收入”,从而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。此外,粮食产业是个整体概念,不仅包括生产,也包括储存、加工、运销等环节。这就要求,在不断优化生产体系的同时,也要提升粮食流通水平,逐步建立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。 仓廪实,天下安。接下来,巩固夏粮丰收的良好形势,持续提升粮食安全生产能力,继续将“中国饭碗”端稳端牢。(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)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100℃无法破坏毒性!这种“苦瓜”有毒,别吃!
- 彩色阔腿裤正流行,穿出态度才时髦!
- 吉林公布高考分数线
- OpenAI将终止对中国提供服务!影响有多大?
- 鸿蒙MPV或由智界首发 定价50万级 明年上半年上市
- 小满时节湿热增,健脾养心好度夏
- 助听器会让人越戴越聋……是真是假?|谣言终结站
- 多少分、多少位,可以报华南理工?
- 兵种军旗发布!组图来了
- 翻白眼有助视力恢复?网红说法求真
- 长沙地铁全线网除橘子洲站其余站点均已恢复正常运营
- 中国海警依法驱离日非法进入我钓鱼岛领海船只
- 火锅 ·承诺 ·灵魂——一位中学老师的班级管理之道
- 广州海洋馆今起回归,有游客“吐槽”票价、科普介绍等问题
- 头条欧洲杯|这就是足球,有时会快乐,有时会失望
- 阿桑奇已从英国监狱获释,飞往澳大利亚
- 美俄部分地区或遭浪高3米海啸
- “伟大的意大利左后卫”又显灵了,但这支平庸的球队能走多远
- 着陆成功!嫦娥六号平安回家
- 3岁男童被狗咬伤离世,接种狂犬病疫苗为何仍无法避免悲剧?
- 搜索
-